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2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愿地藏王菩萨

2017-01-19 作者:明贤法师 禅林网

地藏菩萨立像(局部) 十二至十三世纪 镀金彩绘木雕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梵名:क्षितिगर्भ,Kṣitigarbha),音译为乞叉底聚沙,《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释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菩萨与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世音菩萨同为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菩萨曾在无量劫中、于无边佛所发广大精进的坚固誓愿,在释迦佛圆寂入灭之后、弥勒佛尚未降生前,教化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众生,众生度尽方成佛,对于救度地狱众生,甚至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盛唐 莫高窟 化七佛地藏菩萨


承佛付嘱,续佛本愿;十地度生,超胜净土


地藏菩萨与阎浮提众生因缘甚深,曾在忉利天受释迦牟尼佛付嘱,誓愿恒于释尊示灭后、弥勒佛出世前的无佛世界兴慈运悲,救拔有情。


地藏菩萨立像 十二至十三世纪 镀金彩绘木雕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述释尊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时,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付嘱:


“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地藏菩萨像


闻佛嘱托,地藏菩萨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佛陀再兴赞叹,更复付嘱:“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日本镰仓时代 地藏菩萨像 大英博物馆


《悲华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前世誓愿度化浊世众生的五百本愿,佛陀自言“以本愿故,取净妙国;亦以愿故,取不净土;成就大悲故,取斯鄙恶不净土;吾以本愿故,处此不净秽恶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尊之菩萨精神“一切大众所不能及”,所成就的浊世净土庄严超胜一切净土世界。这样一种不舍浊世任一众生而全盘救度的勇健大悲,正是释尊于忉利天殷勤付嘱于地藏菩萨的本愿事业。


十三世纪 地藏菩萨像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地藏菩萨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健,发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愿时,实际已没有地狱。初地菩萨就已彻底永断三恶道,地藏菩萨是示现成十地菩萨的形象来发愿,根本不会有三恶道的现象界。


地蔵菩萨来迎图 镰仓时代 13世纪  奈良国立博物馆


十地菩萨在金刚喻定中时,得到十方诸佛微妙的成佛灌顶,所获一切诸功德远远超过了能言说的境界与非言说的境界。十地菩萨不仅可示现成佛菩萨去度化众生,还能随同示现天、人、阿修罗以及众生所需要的一切身相。不仅能自现无量无边身相,也能在一念顷使用各种身相度脱众生,所谓“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十三世纪彩绘木雕 地藏菩萨立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


以此十地菩萨的空性证悟与不可思议功德,地藏菩萨勇猛地肩负起这一大悲事业,乃至深入地狱,入无人敢入、无人愿入、无人能入之极苦境地,度尽众苦逼煎之众生,直至弥勒菩萨龙华三会下生成佛,令浊世度生的大愿佛佛相承,世世相续。


地藏菩萨像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之愿力,是一切众生愿力之母。


《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云,三德秘藏,蕴在一切众生身心之内,但为烦恼六贼所覆,意识恶王所害而不能现证。地藏菩萨从发菩提心起及住等觉之后,自行化他,总不离此心秘藏。菩萨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一震撼心灵的坚定誓愿,为众生送去寻求解脱的勇气与希望,更在九华山留下金刚不坏之身,古往今来深受世人的信仰与顶戴。


地藏菩萨像


地藏菩萨常居秽土,于五浊恶世,度化群生。《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记述地藏菩萨过去生为长者子时,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前发愿:“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又以婆罗门女身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前发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过去世为小国王时曾在一切智成就如来前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后为光目女,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愿:“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云:“我今学世尊,发如是大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提”;《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上云:“是同体大悲,尤悯刚强也,本愿力所熏习。”地藏菩萨之伟大精神,越是于浊恶世界越要亲自涤垢,越是对恶业深重者越要亲身度化:《大方广十轮经·序品第一》云:“调伏恶魔、夜叉等,诸恶龙、神及与人;犹如金刚断诸结,悉能安住诸圣道。……有十三亿诸夜叉,甚为残害食血肉;疾舍诸恶到于此,安住最胜无上道。……若有盲冥失正道,此诸众生令解脱;无量烦恼狂乱者,皆悉安置寂灭道。”释迦牟尼佛是在秽土圆满佛道的,地藏菩萨誓愿不舍一众生直至度尽地狱,正是佛陀浊世大愿精神的继承者。


地藏菩萨像 五代 绢本设色


《占察善恶业报经》记载,地藏菩萨在无量劫前已证得一切智智,具足圆满功德。而菩萨为度尽一切众生故,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和自在神通,在五浊恶世善巧施设法门,拯拔一切众生。经云:“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


十三世纪 彩绘木雕 地藏菩萨立像 奈良国立博物馆


《大方广十轮经·序品第一》中,佛陀广为赞叹地藏菩萨以大悲坚固难坏之誓愿,成就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凡有至心称名、归敬、供养地藏菩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获得暂时的增上生或究竟的决定胜。经云:“为欲成熟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此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度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有情类,皆令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如法所求意愿满足,随所在处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敦煌绢画 地藏菩萨像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十七中,佛陀亦赞叹地藏菩萨为一切众生之微妙大药,能灭一切众生苦恼,能施一切众生乐具,令五谷不衰,无毒增长,风雨以时,灾害不侵,众生秽浊斗诤悉皆消灭、堪修善行。经云:“汝身即是微妙大药。汝于此四天下一切众生中众生之药,能灭一切众生苦恼,能施一切众生乐具,成就大悲……令此众生地味、精气种子、芽茎枝叶、华果诸味、五谷药草而不衰损,无毒增长,具足成就众生食者,令彼众生秽浊斗诤悉皆消灭堪修善行,此四天下非时风热寒温旱潦皆悉消除,日月星宿、昼夜、月半月尽、时节年岁变怪为灭此故。”


《佛说延命地藏菩萨经》木版佛像


大愿救母,地狱离苦;现出家相,树清净幢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陀为大众广说地藏菩萨久远劫前,多次发“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之大誓愿,而成就不可思议、无可胜数度生因缘。此中,菩萨在因地两度为人孝女,于母危难之际,皆发大愿慈悲救母出地狱之苦。故地藏菩萨之愿行,既承佛付嘱,又于久远劫中遥相契应,无有迁变。其本愿之无尽深广,远超世俗母子情深,而是发起对一切如母有情生死苦难的强烈悲悯,誓愿拯拔一切众生同出苦轮,共等觉岸。


十二世纪 平安时代 木雕彩绘 地藏菩萨半跏像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曾是一婆罗门女,因“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婆罗门女知母在地狱受苦,遂变卖家宅,献钱财供养于佛寺。后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指引,幻游地狱,见鬼王无毒,为母求脱地狱,其母因其广大之悲心,瞬间解脱地狱之苦。于是婆罗门女便在自在王如来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见《切利天宫神通品》)


法藏伯希和敦煌绢画:地藏菩萨立像幡(局部)


又在过去无量劫前,地藏菩萨曾是名为光目的孝女。光目女之母生前喜欢吃鱼子,造下极多杀生恶业。为救度堕入恶趣的母亲,光目至心供佛,并发愿“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光目之母也终得舍离苦报。(见《阎浮众生业感品》)


十二世纪 镰仓时代 木雕  地藏菩萨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地藏菩萨为救母而广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宏愿,至今仍鼓舞着世代佛弟子将这种“以孝达道,以道全孝”的孝亲精神付诸于修行实践。遍览佛经,佛陀以孝道自行化他的行为十分常见。无论是因中修行,还是果上成佛,佛教皆将孝行目标指向终极的解脱之道。与世俗的孝亲观相比,佛教所提倡的孝道,念及三世父母,普及六道众生,为令一切众生远离诸苦共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实为报答一切父母之最彻底究竟的孝道。


地藏菩萨像


地藏菩萨更由大悲誓愿力,常示现无量化身方便救度众生。但为令众生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故,地藏菩萨多“以神通力,现声闻(出家)像”(《大方广十轮经·序品第一》),对度化末世众生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大方广十轮经·序品第一》中,佛陀曾向净有帝释广说地藏菩萨现沙门像、度化众生之无量功德:


“是地藏菩萨作沙门像,现神通力之所变化,有如是等大庄严事,亦是如来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亦名声闻、辟支佛正法伏藏;亦名解脱智宝之大宝渚;亦名菩萨救世之法;亦名涅槃导师商主。犹若如意宝珠所求满足;亦如宝渚一切商人所趣;亦如大地能生善根;亦是涅槃大法神器;亦是功德清净之瓶;亦是日月照明行处;亦是黑闇幽冥大炬。如月清凉除烦恼热,如无足者得如意乘,如乱心者得甘露味,如羸老者遇其机杖,是大福田之根本也。”


十三世纪彩绘木雕 地藏菩萨立像 奈良国立博物馆


五浊恶世众生福薄慧浅,烦恼炽盛,而出家人则是秽恶世界之清净宝幢,为浊世烦恼众生作一对治,犹如无上清凉散,凡有服者无不清凉自在。地藏菩萨随机设化,满众生愿,令众生获得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安乐,现僧宝像堪为僧团大众之表率,以方便力成就浊世众生之大福田。


唐式地藏三尊像


金地藏尊,九华垂迹;槁形苦修,留不坏身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地藏菩萨化身新罗王子金乔觉曾驻锡九华,人们皆尊为“金地藏”。


1202年 镰仓时代初期 快庆作品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神僧传》载,佛灭度1500年后,地藏菩萨降诞于新罗王家,姓金,号乔觉。祝发出家后,航海来华,卓锡九华山,“遂证道于斯”。《宋高僧传·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亦载,唐开元末,古代新罗宗室公子金乔觉,曾驻锡九华山,居于南台,过着渴饮涧水、饥食白土的生活,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且在世灵迹不断。


悲愿金刚——藏式地藏菩萨像


据《百丈清规证义》记载,地藏比丘应世时期,九华山之山主姓闵,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闵公闻知诸葛节等绅士要为地藏比丘在九华山建造寺院,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比丘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比丘答道:“一袈裟所覆盖地足矣”,遂将袈裟一展,盖尽九华。闵公见状甚喜,于是将整个九华山全部供养给地藏比丘作为道场,并遣其子随其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现今所见的地藏三尊像中,地藏菩萨两旁有一老者及一少年比丘为左右胁侍,即是闵公父子。


地藏菩萨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寺院建成后,各方来参学者甚众,新罗国也有不少人来亲近供养。九华山高且深,寺僧众多,僧众常常食不裹腹,一些人饿得瘦骨嶙峋,被当时称之为“枯槁众”。但寺中大众只是一心修行,完全放弃了物质追求。地藏比丘在九华山的影响甚大,后来新罗国王得悉,即派人送粮食供养。


敦煌 北宋(建隆四年,963年) 绢本着色 地藏菩萨像(局部)


地藏比丘在道场精进苦修,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入灭,世寿九十九。弟子们遵其所嘱,将其遗体装殓于石棺中,三年后开启,留下肉身舍利,容颜如生。金地藏尊的肉身舍利至今仍供奉在九华山。应化苦行,驻锡九华,地藏菩萨以释尊本愿为己愿,遵佛付嘱,以精勤住山的苦行与肉身不坏的成就守护践行,令本愿久住,化度长留。


十三世纪 彩绘木雕 地藏菩萨立像 奈良国立博物馆


地藏三经,本愿圆成;救度诸苦,方便为导


地藏菩萨的大愿与救度事业也以经典的方式凝聚为地藏三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三部经分别开显菩萨本愿,宣说无量法门,以大悲方便引导众生生大信心,离苦得乐。地藏三经正是地藏菩萨于无佛之世赠与众生的无上法宝。


敦煌千佛洞 唐代 (约九世紀) 地藏菩萨像 大英博物馆


《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为唐朝高僧实叉难陀所译。


本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广述地藏菩萨因地修行的前缘,付嘱菩萨于无佛因缘下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精神浊世度生的本愿。敬重还通过文殊菩萨、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大辩长者、阎罗天子、无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以及地藏菩萨与释尊的对话,广陈地狱诸景,开显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种种方便。


地藏菩萨本愿经(节选)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蜜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汝观是一切诸佛菩萨,及天龙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国土他国土,如是今来集会到忉利天者,汝知数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


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已过去久修善根证无碍智,闻佛所言即当信受。小果声闻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虽闻如来诚实之语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唯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之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克为劫。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已来,千倍多于上喻,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说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已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稣,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


“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谓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


十二世纪 地藏菩萨立像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译于唐永徽二年(651),共有序品、十轮品、无依行品、有依行品、忏悔品、善业道品、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共八品。卷末则附录新罗·神昉的序文。经中释尊宣说地藏菩萨的功德,并应地藏菩萨等诸大菩萨祈请,开示成就十种佛轮,以降诸天魔外道邪论,摧灭一切诸有情坚固烦恼。令一切众生住三乘不退转位;并开显了十种无依行法等无量法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节选)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声闻僧,复有菩萨摩诃萨众,谓过数量大菩萨僧,说月藏已。尔时南方大香云来雨大香雨,大花云来雨大花雨,大妙殊丽宝饰云来,雨大殊丽妙宝饰雨,大妙鲜洁衣服云来,雨大鲜洁妙衣服雨。是诸云雨充遍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从诸香花宝饰衣服,演出种种百千微妙大法音声。谓归敬三宝声,受持学处声,忍辱柔和声,精进勇猛声,降伏四魔声,趣入智慧声,广大名称遍满三界声,劝修殊胜念定总持声,空无相无愿声,厌离贪欲声,色如聚沫声,受如浮泡声,想如阳焰声,行如芭蕉声,识如幻事声,无常声苦声无我声空声,惭愧声,远离声,护念声,慈悲喜舍声,证得诸法声,生天涅槃声,趣向三乘声,转大法轮声,雨大法雨声,成熟有情声,度三恶趣声,修治圆满六到彼岸声,善巧方便声,趣入十地声,游戏神通声,游戏清净无上大乘声,不退转地声,无生法忍声,灌顶受位声,趣入一切诸佛大海声。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花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各自见两手掌中持如意珠,从是一一如意珠中雨种种宝,复从一一如意珠中放诸光明。因光明故,一一有情皆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又因光明见诸佛土,一一世尊无量众会恭敬围绕。复因光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若有病者,因此光明之所照触众病除愈。诸应被杀及囚系者,光明照故皆得解脱。诸身语意粗重秽浊,因光皆得轻软清净。诸饥渴者亦皆饱满,诸被种种刑罚逼切,光明照故皆离忧苦。诸少衣服宝饰珍财,光明照故随念皆足。若诸有情乐欲杀生,乃至或有乐欲邪见,由此光明之所照触,皆悉乐欲远离杀生,乃至乐欲远离邪见。若诸有情为于种种求不得苦之所逼切,光明照故随愿皆得。又因光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所受众苦无不休息,皆悉欢娱受诸妙乐。又见如是诸佛土中,由此光明之所照触,远离一切昏云尘雾,烈风暴雨不善音声,及诸臭秽苦辛恶味恶触恐怖,远离一切邪业邪语邪意邪归,不寒不热安静坦然地平如掌,诸妙乐具充满其中。


尔时众会其身欻然,地界增强坚重难举,既睹斯瑞咸悉惊疑,何因何缘而现此相。于众会中有天帝释名无垢生,去薄伽梵不远而坐,即从座起顶礼世尊,合掌向佛以颂问曰:


具谛语谛见   谛善住牟尼

普为众弘宣   谛究竟坚法

令诸有情类   灭苦及苦因

何缘于此中   现诸云雨等

令举众欢悦   咸生净信心

皆发趣大乘  度疑生实见

天人大众身  地界增坚重

不能自胜举  此相有何缘

两手皆珠现  雨众宝放光

照十方除罪  息苦获安乐

导师复何因  令举众皆见

种种香鬘等  各各自严身

天人普犹豫  不测何因缘

有谁将欲来  现此神通力

为是佛菩萨  为梵魔释天

唯愿大导师  速为众宣说


尔时世尊,告无垢生天帝释曰:“汝等当知,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今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俱为欲来此礼敬亲近供养我故,观大集会生随喜故,并诸眷属作声闻像将来至此,以神通力现是变化。


“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之所庄严,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此大菩萨,是诸微妙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导首,如如意珠雨众财宝,随所希求皆令满足。譬诸商人所采宝渚,是能生长善根良田,是能盛贮解脱乐器,是出妙宝功德贤瓶。照行善者犹如朗日,照失道者犹如明炬,除烦恼热如月清凉。如无足者所得车乘,如远涉者所备资粮,如迷方者所逢示导,如狂乱者所服妙药,如疾病者所遇良医,如羸老者所凭几杖,如疲倦者所止床座。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果报,是三善本所引等流。


“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无所染著譬太虚空,妙果近因如众花叶。伏诸外道如师子王,降诸天魔如大龙象,斩烦恼贼犹如神剑,厌诸諠杂如独觉乘,洗烦恼垢如清净水,能除臭秽如疾飘风,断众结缚如利刀剑,护诸怖畏如亲如友,防诸怨敌如堑如城,救诸危难犹如父母,藏诸怯劣犹若丛林。如夏远行所投大树,与热渴者作清冷水,与饥乏者作诸甘果,为露形者作诸衣服,为热乏者作大密云,为贫匮者作如意宝,为恐惧者作所归依,为诸稼穑作甘泽雨,为诸浊水作月爱珠。令诸有情善根不坏,现妙境界令众欣悦,劝发有情增上惭愧,求福慧者令具庄严。能除烦恼如吐下药,能摄乱心如等持境,辩才无滞如水激轮,摄事系心如观妙色,安忍坚住如妙高山,总持深广犹如大海,神足无碍譬若虚空。灭除一切惑障习气,犹如烈日销释轻冰。常游静虑无色正道一切智智妙宝洲渚,能无功用转大法轮。


“善男子!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如是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与诸眷属欲来至此,先现如是神通之相。


……


榆林窟 地藏菩萨像


《占察善恶业报经》为隋朝天竺国三藏法师菩提灯所译,全文约13000字。佛在灵山会上,坚净信菩萨请法,佛令转问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开示两卷内容,上卷主讲占察木轮相法及占察忏法,下卷主讲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的无上妙法。该经乃顺应末法众生外喜命理卜算、内患生死无依的心行特点与共业因缘,以“占察”之方便导入佛法,令众生明了命运苦乐祸福之本质,消除烦恼,解除疑障,免于盲愚,坚固信心。


占察善恶业报经(节选)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以神通力,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法门。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坐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于此众中,欲有所问,咨请世尊,愿垂听许。”


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便可说之。”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嗔、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请问如来。设何方便,开化示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以彼众生遭值恶时,多障碍故,退其善心。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惑,不能坚心专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愍可救。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诸障碍,信得增长。随于何乘,速获不退。”


佛告坚净信言:“善哉!善哉!快问斯事,深适我意。今此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汝应以此事而请问之。彼当为汝建立方便,开示演说,成汝所愿。”


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


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刹土常起功业,而于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于此世界所有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所谓,巧演深法,能善开导初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缘,于此世界,众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说之。”


尔时,坚净信菩萨既解佛意已,寻即劝请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救世真士!善哉,大智开士!如我所问:‘恶世众生,以何方便而化导之,使离诸障,得坚固信?’如来今者,为欲令汝说是方便。宜当知时,哀愍为说。”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语坚净信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谛听。当为汝说。若佛灭后,恶世之中,诸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世间、出世间因果法,未得决定信,不能修学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成就现前;不能勤观四圣谛法及十二因缘法;亦不勤观真如、实际、无生无灭等法。以不勤观如是法故,不能毕竟不作十恶根本过罪。于三宝功德种种境界,不能专信。于三乘中,皆无定向。如是等人,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增长忧虑,或疑或悔,于一切处心不明了。多求多恼,众事牵缠,所作不定,思想扰乱,废修道业。有如是等障难事者,当用木轮相法,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如是谛占善恶业报,晓喻自心。于所疑事,以取决了。若佛弟子,但当学习如此相法,至心归依,所观之事,无不诚谛。不应弃舍如是之法,而返随逐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贪著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


“善男子!欲学木轮相者,先当刻木如小指许,使长短减于一寸,正中令其四面方平,自余向两头斜渐去之。仰手傍掷,令使易转,因是义故,说名为轮。又依此相,能破坏众生邪见疑网,转向正道,到安隐处,是故名轮。其轮相者,有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轮相能示宿世所作善恶业种差别,其轮有十。二者,轮相能示宿世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其轮有三。三者,轮相能示三世中受报差别,其轮有六。


“若欲观宿世所作善恶业差别者,当刻木为十轮。依此十轮,书记十善之名。一善主在一轮,于一面记。次以十恶书对十善,令使相当,亦各记在一面。言十善者,则为一切众善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言十恶者,亦为一切众恶根本,能摄一切诸余恶法。


“若欲占此轮相者,先当学至心总礼十方一切诸佛。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咨受正法。’次应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法藏。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及为他说。’次当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贤圣。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发菩提心,志不退转。’后应学至心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恶业重罪,离诸障碍。资生众具,悉皆充足。’如是礼已,随所有香华等,当修供养。


“修供养者,仰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愿令此香华,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诸佛刹土,施作佛事。又念十方一切供具,无时不有。我今当以十方所有一切种种香华、璎珞、幢幡、宝盖、诸珍妙饰、种种音乐、灯明、烛火、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乃至十方所有一切种种庄严供养之具,忆想遥拟,普共众生奉献供养。当念一切世界中有修供养者,我今随喜。若未修供养者,愿得开导,令修供养。又愿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刹土,于一切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种庄严供养之具,共一切众生等持奉献。供养一切诸佛法身、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供养一切所有法藏及说法处,供养一切贤圣僧众,愿共一切众生,修行如是供养已,渐得成就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深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一味平等,离念清净,毕竟圆满。又应别复系心供养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次当称名,若默诵念。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名,满足至千。经千念已,而作是言:‘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唯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作此语已,然后手执木轮,于净物上而傍掷之。如是欲自观法,若欲观他,皆亦如是。


“应知占其轮相者,随所现业,悉应一一谛观思验。或纯具十善,或纯具十恶,或善恶交杂,或纯善不具,或纯恶不具。如是业因,种类不同,习气果报,各各别异,如佛世尊余处广说。应当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与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及烦恼业习得相当者,名为相应;若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虚谬也。


“若占轮相,其善恶业俱不现者,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又纯善不具、纯恶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于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报,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是名占察初轮相法。


“善男子!若欲占察过去往昔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当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各主一轮,书字记之。又于轮正中,一面书一画,令粗长使彻畔。次第二面书一画,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画,令其粗深。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当知善业庄严犹如画饰,恶业衰害犹如损刻。其画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其画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恶来久,所作增上,余殃亦厚。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作之业,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


“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积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相一掷通占。应当随业主念,一一善恶,依所属轮,别掷占之。


“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又复不相应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于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


“复次,若观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于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余口意中业不相应义,亦如是应知。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澡沐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


“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我及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次应复发劝请之愿:‘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法轮,不入涅槃。’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于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惛盖多者,应于道场室中旋绕诵念。


“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若不能办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即得清净,除诸障碍。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或经二七日后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后而得清净。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昼夜旋绕,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废,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进,于千日中必获清净。


“善男子!若欲知得清净相者,从始修行过七日后,应当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如是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不即更得诸余好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于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或闻殊特异好香气,身意快然。或作善梦,梦中见佛色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或梦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梦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若人未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伪,非善相也。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于尔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迳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于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


……


法藏伯希和敦煌绢画 地藏菩萨立像幡 法国巴黎吉美艺术博物馆


众生无尽,因空得度;自利利他,水涨船高


地藏菩萨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为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愿精神感动了无数众生。这并不只是感天动地的情感与心愿,更不是一些大众所担心的“因为众生无尽故实质永远不能成佛”的无奈。


榆林窟 地藏菩萨像


事实上,地藏菩萨度化无尽众生,是在空性当中去进行的,这是证菩提的一个表现。也就是说,地藏菩萨在证悟菩提的时候,其实他的眼前是没有实有众生可度的。他所见的是一个空性的境界,而非五浊恶世的浊相世界。他眼里的众生,个个都是佛,他的境界已经彻底地转移,转向另一个清净的境界,众生也随之被转移,成为佛菩萨和清净的佛教伴侣。在这种情况下,众生就都得度了。在地藏菩萨看来,我们这个五浊恶世是比极乐世界还要庄严的净土。这是大愿空性本质与大悲功用一体两面的共同呈现。


十九世纪 大愿地藏王菩萨唐卡 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


地藏菩萨度尽众生的大愿,是以彻底的无我利他成就了自身的菩提之道。《中观论颂》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自证佛果的“自利”,必须在“为利有情故愿成佛”的“利他”情况下才能真正产生进步,而度尽一切众生的“利他”,也需在“自要成佛”的菩提心生起时才能被真正推动。自利与利他这对概念,被“二谛”的智慧系统有序地编织在一起,这对矛盾在根本不需要去找“平衡”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成为互相推动而水涨船高的有序行为。


法界地藏王菩萨图


《大方等大集经·声闻品第一》中记载,功德天向释尊请问,菩萨如何满足禅波罗蜜、六波罗蜜乃至最终成佛?佛陀为其广作宣说,地藏菩萨以坚固精进大悲,恒时不离度尽众生之愿,故能满足禅波罗蜜、六波罗蜜,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云:“此如是名游戏禅定禅波罗蜜本业。诸菩萨摩诃萨共一切声闻辟支佛禅本业。若住于此,以下精进或证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阿那含果,或乃至住阿罗汉果,若菩萨坚固精进大悲心,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堕声闻决定聚中,顾念一切众生,无量福德智慧聚为之疲劳。彼菩萨摩诃萨于如是禅本业游戏三昧方便安住,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堕声闻决定聚中,不舍禅定本业大铠。彼菩萨摩诃萨满足禅波罗蜜,满足禅波罗蜜已,便能满足六波罗蜜。……是菩萨常不远离见佛闻法供侍众僧,亦不远离福德智慧无畏方便教化众生,乃至入于无上涅槃。”


莫高窟 盛唐 地藏菩萨像


有禅偈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众生与心,见则都见,无则都不现,因空故而观待。如果对于现象界是空相的世界观明确无疑,能够完全无误地把握,观察力越强,对于世间出世间,自利利他,世俗胜义的兼顾智慧就越来越广大。利他可以完全是自利,矛盾被通盘化解了。如果能以无尽之心愿度一切众生,自身与天下,此有彼有,此空彼空,最后的归趣,便是“无我”的究竟智慧。


莫高窟 西夏 地藏菩萨像


利益存亡,休戚与共;心境一体,功德共成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存亡品》中,地藏菩萨为众说道,为他人来念诵《地藏经》时,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一分功德亡者能够获得。经云:“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从佛教的教义来说,只要是在我们面前的任何一个人,他所面临的生老病死,都跟我们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因为一人有一个世界,每个人面前所见到的这一切,都是每个人世界里面的一切。


敦煌 阿弥陀佛与八大菩萨像 大英博物馆


表面上看,似乎世界上人人有来有去,有荣华富贵之人,也有贫穷痛苦之人,跟我们似乎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大乘佛法却反复强调,当有了利益其他众生之心时,信仰才能产生,菩提心才能诞生,这是因为每个人面对的这个世界跟其本身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绝不是无关的。如果认为是无关的,就会堕入原始唯物主义的错误思想当中。


敦煌 阿弥陀佛与八大菩萨之地藏菩萨像 大英博物馆


大乘佛法中说,“一切唯心所造”,现前的世界都是心所造就的。再深一步来说,一人有一个世界。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看到的外境也是我看到的外境,似乎都差不多?事实上,外在景观的相似性,并不能说明所有人都共着一个世界,它们只是极其类似,乃至于可以重叠,但绝不是同一个。例如同样一杯水,地狱众生见到的是铁汁,饿鬼见到的是脓血,人和人之间的所见也不同。一人一个世界,一切事物均是以心为主的,与心共同生起、共同还灭,外境与生命本为一体,休戚与共。


南诏大理国出土文物 地藏菩萨像


“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一分利他”,正是因为诵经者和所回向的对向原本是一体的,所以这一份功德能被两方面受用。虽然是两方面受用,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功德,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紧紧地关联在了一起。个体的生命需要更多地走向大众生命,并且对于外境全盘接受,绝对负责,这样才能与本质的生命状况产生相应,从而恢复其本有的全部生机。


敦煌 地藏菩萨像


福德加持,信仰炳现;直了苦本,得大安乐


《地藏经·利益存亡品》中记载,诵持《地藏经》时,地藏菩萨以福德因缘进行加持,使众生获得安乐。又如《地藏经·称佛名号品》中,念诵者借助十方诸佛的种种名号使自身获得殊胜的福田。这些佛的名号多半是一闻其名,即灭无量罪或成就无量功德,这都是由地藏菩萨的慈悲愿力所感化。


明代 地藏菩萨像


地藏菩萨还以种种法门方便接引众生、实施进堕、已堕的救度,如“灭定业真言”、“磨刀大陀罗尼”和“幢杖大陀罗尼门”等。此外,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菩萨为示三种轮相,占察三世善恶业报,兼示忏悔之法,复示一实境界,及唯心识观、真如实观二种观法;又复为善根薄烦恼厚多疑多障者,别示方便,令离障缘,求生净土;复示三忍四佛以彰圆位,及善巧说法安慰怯弱,离相违过。《明蕅益大师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后自序》说道,末法之人多执大谤小,躬行实难,而能归依、称念、礼供地藏菩萨,悟大用小,即小本胜,最为切要。《自序》云:


“大法久湮,人多谬解。执大谤小,举世皆然。然地狱众苦已随其后,喑哑余报复更难穷。故地藏慈尊,大集会中,现声闻相。世尊广叹胜德。且较云:假于弥勒、妙吉祥、观自在、普贤,殑伽沙等大菩萨所,百劫至心归依称念礼供求诸所愿,不如一食顷,归依称念礼供地藏菩萨,以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故也。盖末世驾言大乘甚易,躬行僧行实难。宁知废小谈大,并大亦非。悟大用小,即小本胜。故法华诫弘经者,必依四安乐行。涅槃极谈常住佛性,尤扶戒律。大士功德独盛,得非亦在此乎。”


榆林窟 五代 地藏菩萨像


以上种种功德看似并不与诵持、营福者本身的生死救度直接相关,但地藏菩萨在这里用福德因缘的方式,将其深入到众生生活与身心中来,令大众知道诵持的诸多现实果报。在诵持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已经在对于生和死有着更理性、更加充分全面的理解,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面,信仰的精神就会现前。当开始对于生命进行反照时,内在的一股关照生命、希望生命向更加美好的方面转化的力量就会自然出现,在观照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时候都具备同样的热情,这种力量就是信仰的力量。事实上,只要把生死流转的无常现实常常在作理解,自然地会有种种福报。


地藏菩萨像


近代大德最为推崇地藏大士的,当以弘一法师为第一人。弘一法师认为,地藏菩萨代表的是完全承担起对于自己错误之修正责任的无比勇气,也代表了承担起全体社会风气中陋习、谬见,以自己永恒坚毅之示范来帮助调整回归正轨的责任。如大地承载孕育万物一般,永恒无怨地将自己与群众命运完全结合,不仅勇于纠正、完成自我之绝对善行,并且将一切众生完善自我成长直至绝对成熟的责任一肩挑起,将个人人格完成的意义无限扩大,从缘起相生息息相关的宏大宇宙观中,看到每一个“自我”对其他个体(以及其所汇集之“群体”)的影响而勤于律己、提升自己,同时借此也就于不知不觉中彻底融化了自己与生俱来坚固难破的“我执”习气,这佛教中所指出的个人一切苦痛的源头,于焉自然熄灭。


十四世纪 高丽时期 地藏菩萨像 美国史密森博物馆


地藏菩萨也和苦难的地狱众生聚会一处,和他们站在一起,同过苦日子,却在其中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处理态度,完全不一样的心情风景。是不忍众生苦,却并非感情冲动;是肯定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却并非无知于众生贪嗔痴慢疑之劣根性所将会对自己造成的毁谤、攻击和伤害。是了解之后的积极行动,不是感情用事不堪一击的滥好人。


日本福冈善导寺 地藏菩萨像


佛教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明白、清楚,脚步稳健地走入地狱,压力、挫折是菩萨生命的必然,以真诚、忍耐,以及对众生明天美好生活和善良个性的成功转化的无限期望,永续关怀、永续陪伴、永续示范、永续指引、永续相随。还有甚么比这更深的情感?所以菩萨称“大”慈悲。在极苦的环境之中修行及度化众生,是为“苦行”;于此极恶极苦之中修行度化众生却不以为苦,坦然前行,安然继续,渐行渐远,渐渐步向极乐,所以名为“安乐行”。这正是地藏菩萨本愿精神在面对生命苦乐种种时焕发出来的直了苦本的无尽智慧与离苦得乐的无穷力量。


敦煌《十王变经》中的地藏菩萨


释尊有颂云:


勇猛名地藏,现出家威仪。

七圣财伏藏,无畏佛音声,

诸菩萨胜幢,众生之导首。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

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与怖者为城,如明月示道,

生善根如地,破惑如金刚。

能施解脱宝,如水漂众惑,

烦恼热为盖,愈疾如良医。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闻,

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

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

至健行定等,诸定之彼岸。

十二缘清净,诸智如虚空,

破无边佛土,诸有情暗聚。

随诸土入定,四静虑等流,

普令诸有情,入定除惑热。

众生宿恶业,刀兵病饥馑,

随所在恼害,皆能令解脱。

众生五趣身,诸苦所逼切,

归敬地藏者,有苦悉皆除。

众生乘苦轮,展转相违害,

归敬地藏者,皆住忍慈心。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

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若乐修诸福,正念戒闻慧,

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满足。

乐一一功德,工巧药种子,

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满足。

求诸谷药田,男女衣仆使,

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满足。

众德具相应,能任持大地,

因兹诸谷药,润泽而细软。

诸烦恼所覆,乐行十恶业,

归敬地藏者,烦恼恶皆除。

现作种种身,为众生说法,

具足施功德,悲愍诸众生。

假使百劫中,赞说其功德,

犹尚不能尽,故皆当供养。


十四世纪 日本南北朝时代 地蔵菩萨来迎图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地藏王菩萨像


莫高窟藏经洞第一批流失的敦煌绢画之一 地藏菩萨像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莫高窟 盛唐


地藏菩萨来迎图


十四世纪  镰仓时代 地藏菩萨来迎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地藏菩萨


十七世纪 绢本地藏菩萨像


【相关阅读】

遍在众生心识体的大智文殊菩萨

大行无边际的普贤王菩萨

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

以虚空做佛事的虚空藏菩萨

三洲感应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长按二维码 以支持禅林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